English

中国哑剧为何“哑”了?

1999-04-0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在1994年上海国际哑剧艺术节之后,中国剧坛还没有出现过一台哑剧剧目。究其原因,曾经把哑剧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搬上舞台的著名哑剧演员王景愚认为,在当今戏剧艺术受到冲击的大环境影响下,规模最小的哑剧艺术逐渐消退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由于哑剧艺术没有强大的后备人才,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气候,始终只能小打小闹地在剧坛徘徊。

哑剧艺术被称为“无言的诗人”,它不仅需要有话剧表演的基础、舞蹈的功底,还需要较高的文学修养。在近乎苛刻的条件下,一些曾经涉足哑剧艺术的人士纷纷退出也就不足为奇了。最后就剩下王景愚、游本昌、王德顺和陈健秋等几人仍在哑剧圈里苦苦挣扎。最近几年,大家都由于年龄的缘故陆续退出。至此,中国民族哑剧也就基本“哑”了。游本昌指出,哑剧断层还与当今有些演员的思想观念有很大关系。选择哑剧事业就意味着付出和清贫,加上有关部门对哑剧的重视和扶持远远不够,许多有才华的青年演员为了生计和前程纷纷改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